2022-12-13
二十大后,多地省委“一把手”同步調整。
兩條消息引人關注:胡昌升不再擔任黑龍江省省長,跨越2600多公里,任甘肅省委書記。
陳敏爾告別重慶跨省履新,接替李鴻忠任天津市委書記。
值得注意的是,胡昌升曾任滎經縣、漢源縣委書記。陳敏爾也有在紹興縣(現在的柯橋區)擔任縣長、縣委書記的經歷。在當下的中國,具備縣域治理經驗的省委“一把手”,并不多見。
時代機遇
在整個國家治理架構中,縣委書記處在宏觀之末、微觀之始。
對于那些抱負遠大的官員而言,倘若有機會主政一縣,不僅能得到全方位鍛煉,更將在仕途中贏得寶貴先機。
曾任瑞金縣委書記的鄧小平深有感觸:
“當好一個縣委書記并不容易……縣委書記當好了,到地委、省委工作就比較順手?!?/strong>
作為宏觀政策落實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縣域承擔著“富裕一方百姓、繁榮地域文化、實現長治久安”的歷史使命。
在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關鍵時刻,我們不僅需要優秀的縣委書記在基層帶隊沖鋒,也需要他們不斷進步,進入更高層級,以基層視角和全局視野,促進宏觀與微觀的協同發力。
不過,在“逐級提拔”的模式下,從縣委書記成長為省部級干部,需要經過遞進式的歷練,需要經過急難險重任務的考驗。
這也是為什么,具備縣域治理工作經歷的省委“一把手”,并不多見。
2021年6月,103名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獲得表彰。這是繼1995年、2015年后,中央組織部第三次表彰全國優秀縣委書記。
根據公開信息顯示,這103名全國優秀縣委書記中,有85人得到提拔、重用,占總人數的82%以上。
作為大國崛起的基石,縣域經濟變得越來越重要,有縣域治理經驗的干部,也有望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。
這也體現了中央選人用人的風向:
基層的縣委書記、縣長們,干事創業的激情不能丟,努力沖一沖,加油闖一闖,向上走一走,國家的發展需要你們。
能否把政策理解透徹,把全縣上下擰成一股繩,把精力集中到干事創業和高質量發展上,或許是未來的重點考核方向。
現實挑戰
近日,電視劇《縣委大院》的熱播,激起了大家對縣域風貌的廣泛關注。
一幕幕鮮活的場景,讓人看到了縣城的現狀,也感受到了基層治理的不易。
黃磊扮演的縣委書記,也引來不少爭議。
說實話,在整個官員體系中,縣委書記是一個極富風險、十分艱難的工作崗位,需要兼具文化綜合素質與實際操作能力。
只有見多識廣、閱歷豐富,才能從容應對各種復雜情況,化矛盾沖突于無形。
所以,過去的縣委書記年齡往往比較大。
最典型的人物莫過于秦振華。1992年,已滿56歲的秦振華,被蘇州市委破格提拔為張家港市委書記。
此前,他擔任楊舍鎮黨委書記14年,將這個窮鎮變成了蘇州名鎮的排頭兵。
主政張家港后,他帶領市委、市政府響亮地提出“工業超常熟,外貿超吳江,城市建設超昆山,樣樣工作爭第一”的口號。
“搶”來張家港保稅區、打通港區城暢通的“動脈”、奪得28個全國第一……僅僅2年,張家港就實現了“三超一爭”的目標,各項經濟指標躍居全國縣級市第二。
不過,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,人類獲取信息的途徑更加便捷,學習成長的速度也以幾何倍數增長。
這也讓“干部年輕化”成為一種趨勢。
年少得志,是幸事,但絕非易事。
從有利的方面看,組織部門或重要崗位已將這些官員放在聚光燈下,接受各方的關注和考驗,進一步鍛煉他們的領導才能。
但另一方面,不同層級對領導者的要求存在著較大的差異。
如果把在縣里形成的慣性思維,直接帶到更高層級的崗位上,肯定會適得其反。
如何突破這個瓶頸,是青年才俊必須全力應對的現實挑戰。
新任甘肅省委書記胡昌升,39歲成為滎經縣委書記。新任天津市委書記陳敏爾,34歲成為紹興縣委書記。
從縣委“一把手",到省委“一把手”,必然是真抓實干的“一把好手”。
他們的經驗,值得借鑒。
他們的到來,也必將為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開辟新路。
各顯身手
跨省履新的胡昌升,將為甘肅的“強縣域”行動“添柴加火”,增加高質量發展的后勁。
那天津呢?
2000年以來,天津陸續“撤縣設區”,從90年代初的13區5縣,變為16區的格局。
按理說,天津已經沒有縣了。
一位有縣域治理經驗的“一把手”,會給天津帶來什么改變?
看看陳敏爾履新后的首次調研——
12月10日,天津市委書記陳敏爾到南開大學、天津大學調研。
陳敏爾調研時強調:要充分發揮教育科技人才優勢,更好服務支撐天津高質量發展。
教育、科技、人才,是陳敏爾首次調研重點關注的問題。
筆者檢索資料發現,從2015年到2021年,天津常住人口在6年間驟降70萬。
雖然堆積人口并非產業升級之道,但是喊出“制造業立市”的天津,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。
發展問題,歸根到底是人才的問題。
緊扣產業鏈,布局人才鏈,就是抓住了“題眼”,扭住了“牛鼻子”。
其實,天津已經做出了改變。
今年5月,天津市教委發布《天津市教育設施部教育規劃(2018-2035年)修改》項目公示,規劃形成六個高等院校聚集區。
這樣的調整,意在圍繞產業布局高等教育資源,用優質產業留住高素質人才。
比如,靜海區的中日(天津)健康產業發展合作示范區,規劃有天津醫科大學、天津中醫藥大學和天津體育學院新校區,以及天津仁愛學院、協和醫學院天津校區。
與市內六區相比,寶坻、靜海、寧河等“撤縣設區”后的新城區,有著更廣闊的空間,是制造業企業施展拳腳的大舞臺。
陳敏爾帶領重慶超越廣州,躍居“中國工業第四城、西部工業第一城”的先進經驗,或將把天津推向一個新的高度。
在此前的一篇文章中,筆者寫過——
天津有道家常菜:獨面筋。
要用文火慢燉,把面筋“獨”得綿軟、入味,讓面筋吸滿湯汁和調料,才叫成功。
轉型中的天津,還在“文火慢燉”的階段,待到“大火收汁”之時,必將驚艷所有人。
在線客服
電話咨詢
400-115-0199
掃碼關注
返回頂部